自然资源部:中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5年下降21.51%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(记者庞无忌)记者12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,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日前以视频形式召开。会议指出,五年来,中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(地耗)下降21.51%。
会议指出,中共十九大以来的五年,自然资源部推进“多审合一、多证合一、多测合一、多验合一”改革,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。化解不动产“登记难”历史遗留问题共计1100多万套,惠及2600多万民众。增减挂钩政策累计为贫困地区筹集资金4400多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完成。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,划定全国生态保护红线,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占陆域国土面积的近三分之一。
针对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,会议透露,在服务稳经济大盘方面,2022年自然资源部出台一系列超常规、阶段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,持续提高用地用海审批效率。其中,2022年报国务院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058个、面积319.06万亩,同比分别增加196%、49%,涉及投资6.16万亿元。
此外,会议称,2022年,编制完成首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;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多年来首次实现净增加;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,2022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461万亩;加强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,加大新能源发展急需的锂、钴、镍矿及油气等战略性矿产出让力度等。(完)
2022年山西6.2亿吨煤炭“保供”24省区市******
中新社太原1月12日电 (记者 杨杰英)煤炭大省山西在2021年保供16个省区市的基础上,2022年煤炭日均产量达到356万吨,以长协价保供24个省份电煤6.2亿吨。
12日,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太原开幕,代省长金湘军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金湘军表示,在能源供需紧张形势下,山西每天约23万产业工人日夜奋战在井下生产一线,约200万吨煤炭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,为全国能源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山西之重,在乎能源。过去五年,山西深化能源革命,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,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,开展煤炭绿色开采试点,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80%,产量达到13亿吨、位居全国第一。
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未来五年,山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%左右,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4%。
2023年,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,山西将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,力争煤炭产量达到13.65亿吨,做好电煤稳价保供。(完)